创新Sound Blaster品牌重现江湖 推出模块化AI音频中心










10月13日,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度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·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·莫基尔(Joel Mokyr)、菲利普·阿吉翁(Philippe Aghion)和彼得·豪伊特(Peter Howitt),以表彰他们“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”。其中,一半奖金授予莫基尔,以表彰其“发现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”,另一半奖金则共同授予阿吉翁和豪伊特,以表彰其“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”。
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,决定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因素,并不是科技创新的“原创能力”,而是捕捉科技成果应用和推行技术扩散的能力。只不过很多人更多从宣传上切入对科技创新的认知,观念还停留在为国争光的“科技民族主义”,片面追求“遥遥领先”。
硬科技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。回首近十年,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对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,如新能源汽车、光伏、高铁、5G通信等一系列技术都已经引领全球,这也让中国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参与到全球的竞合之中。与此同时,通过观察全球科技创新的大趋势,我们也会发现,中国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滚滚浪潮之中。与之前几轮科技革命相比,这轮科技革命有四个特别显著的特点:超微观、超宏观、超复杂、超极端,我将它们简称为“四超”。比如脑科学和生命科学,以及量子、光子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,都是“四超”特点的典型代表。这一轮科技革命之所以呈现出“四超”特点,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