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我顿悟了 7 种强者思维

何谓强者?作家当年明月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,总结无数英雄人物的经历,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:千回百转,千锤百炼,矢志不改,如此而已。翻开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你会发现,从朱元璋到朱棣,从郑和到徐霞客。那些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强者,无一不是这样的品性。在他们短暂而辉煌的人生里,也曾经历过无数的失败、挫折和痛苦。但最后他们又奇迹般地解决了所有难题,改写了自己的命运。这背后成就他们的,就是强者思维。拥有这种思维的人,永远不会被一时的困境所困。


01
朱元璋思维:
要么不做,要么做绝

《明史》中曾这样评价朱元璋:
“盖明祖一人,圣贤,豪杰,盗贼之性,实兼而有之者。”
朱元璋,他既是圣贤,也是豪杰、还是一个地痞,在他身上,豪气和匪气并存。
他生于乱世,起于草莽,一生戎马,尝尽无数艰辛。
贫寒时,他是无立锥之地的乞丐。
历经磨难,九死一生后,他得以逆袭,成为坐拥天下的君王。
这些艰难的岁月里,一直支撑他的,就是一股“要么不做,要么做绝”的信念。
刚参加农民起义时,他凭着出众的军事才能,打败了实力数倍于他的对手。
但他没有沾沾自喜,偏安一隅,而是一路征伐,一举开创了大明王朝。
坐上皇位后,他手底下的人,又是如胡惟庸、蓝玉一般的权臣悍将。
朱元璋没有犯怵,他先是处处隐忍,步步谋划,而后找准时机将这伙人一击即杀,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稳固江山。
有一句老话说得好,开弓没有回头箭。
打定主意做一件事情,就要不动声色,将它做到极致。
如果一遇挫折便半途而废,终将难逃一事无成的命运。
真正聪明的人,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,并为之全力以赴。
也只有这样的人,能在茫茫前路中,踏上那条专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。
图片

02
朱棣思维:
风生水起,全靠自己

当年明月曾在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,讲述过朱棣的身世。
朱棣,朱元璋第四子,由于母亲身份卑贱,他自出生起就遭受了诸多不公平待遇。
朱棣在战场上屡立军功时,朱元璋视而不见,偏疼长子朱标。
朱标病逝后,朱元璋也没正眼瞧过朱棣,转而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。
在这种爹不疼、娘无势的悲惨境况下,朱棣从小就知道了,要想得到什么,必须靠自己争取。
所以在朱允炆继位后,朱棣便不再隐忍,开始筹划自己改变命运的大计。
他先是从北平揭竿而起,经三年多“靖难之役”,从北平打到了南京,一步一步地,走上了权力巅峰。
成功夺位后,朱棣又励精图治,修永乐大典,派遣郑和下西洋。
凭此两件大事,他成功改写了后世对他的评价。
朱棣的一生,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八个字:风生水起,全靠自己
老天不眷顾你的时候,你还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,去写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。
就像雪漠禅师说的:命运看似牢不可破的大网里,总有不甘平庸的漏网之鱼。
当你努力挣脱了命运的束缚,便能成为那条任何深渊也困不住的鱼,在自己的天地里任意遨游。
图片

03
郑和思维:
向下扎根,沉默生长

梁启超曾说:郑和之后,再无郑和。
从这一句话,你便知郑和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威望和影响。
可你一定想不到,作出如此伟大功绩的郑和,曾经也只是一个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。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里记载,郑和从幼时起,就对航海非常向往。在别人都在读圣贤之言时,他早已学会了丰富的航海知识。
然而紧接着,他就因为战争被俘,被阉割成了太监。后来又被编入军中,饱受了战争之苦。
但这些悲惨的遭遇,没有磨灭郑和心中的希望和信念。
他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,还不断继续学习航海知识、锻炼体格,等待着自己的机会。
终于在后面一次战役中,他立下了大功,受到了朱棣的赏识。
后来朱棣建国,为扬国威于海外,他决定派遣一支庞大的舰队进行远洋航行。
而航船的统领,他第一个就想到了有着丰富航海知识,还久经战争磨砺的郑和。
郑和因此得偿夙愿,完成了划时代的航海壮举。
尼采说过:谁终将声震人间,必长久深自缄默;谁终将点燃闪电,必长久如云漂泊。
任何人成就大事之前,必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和蓄力。
也许这个过程,布满了苦难与荆棘;也许经历的很多事情,也并非如你所愿。
但你若在摸爬滚打中锤炼出了真本事,你的机遇也会随之而来。
图片

04
王阳明思维:
凡事磨你,必能渡你

人生不如意之事,十有八九。
对于王阳明来说,这种艰难之事,更是数不胜数
遭廷杖、下诏狱、贬龙场、功高被忌、被诬谋反,任何一件,都让他吃尽了苦头。
但王阳明没有抱怨沉沦,而是把它们当作了命运的洗礼,以此不断锤炼自身,最终他才成为了圣人。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有一节写道,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,被贬到了瘴气遍布的贵州龙场。
与他同行的人,一个个都在忧心恐惧中死去。
王阳明却还能宽慰自己:目见荒荒,心向明日张。
虽然眼前一片晦暗,但他的心中却盛满了光明。
他找到一处山洞栖身,白天开荒种菜,晚上打坐读经,渐渐地,他对世事看得越来越清明。
三年之后,他终于得以心学大成,立地成圣。
王阳明曾说:人间道场,淤泥生莲,世间磨难,皆是砥砺切磋我也。
他从苦难中走来,裹挟着风风雨雨,却在困境中活出了另一种乐观从容。
我们在遭遇失败或打击后,也会历经一段灰暗痛苦的时光。
这些艰难与坎坷,正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。
就像一句话所说:凡是经历,皆是成长。
以一颗强大的内心,去战胜所有困难。这个过程,也将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。
图片

05
于谦思维:
人活一世,图个干净

当年明月曾用一段话高度评价于谦:

>>展开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