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本科生开始“回炉”读大专

最近,“本升专”相关话题再次登上社媒平台热搜。此次受到广泛关注的,是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。据媒体报道,2025年,该校的动车组检修技术、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等多个专业备注招生对象为本科生。该校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称,学校的本科毕业生报名情况不错,2024年就完成了招生计划。

>>展开阅读

清北不香了?师范、军校、海关逆袭!谁在抛弃985名校光环?

2025年高考投档线魔幻反转:清华北大遇冷,华东师范、国防科大等院校分数线碾压985。考生用分数投票——"清北不给编制,国防科大给;985文凭再闪亮,不如公务员体检表盖章"。公费师范生、军校、海关院校成新宠,折射出"宇宙的尽头是编制"的集体理性觉醒。清北不香了?师范、军校、海关逆袭!谁在抛弃985名校光环?

>>展开阅读

学历通胀的时代:大专开局,如何翻身

说来颇具讽刺,学历贬值这件事,几乎会“平等”地发生在经济繁荣期和衰退期。经济上行时,遍地是黄金,纵然没有好的学历,也一样能够凭借机遇和胆识积累到财富;而当经济下行时,即便手握名校文凭,也未必能够逃出就业寒冬的围困。最近几年,“学历贬值”和“就业难”成了悬在无数年轻人头顶上挥之不去的阴霾。据教育部统计,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222万的历史峰值,相比2016 年增长超过六成。而2024年同期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6~24岁青年城镇调查的失业率一度超过21%。数字的背后,是就业竞争愈发残酷的现实。

>>展开阅读

是谁在批量制造“厌学小孩”?

不久前凤凰网发布了文章全国超25家休学中心,接不住2800万抑郁青少年,记录了那些休学、厌学的青少年的故事。在文章的评论区,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。一种声音认为,“打一顿不能解决就多打几顿”“禁掉手机就好了”,“所谓的抑郁,绝大多数是想不劳而获,逃避困难,坐享其成”。另一种认为,厌学、休学的孩子越来越多,这不该是孩子的错image.png

>>展开阅读